首页

中国女王信息大全丝袜男M

时间:2025-05-29 04:30:44 作者:2025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比利时赛区决赛举行 浏览量:15869

  中新网济南8月16日电 题:山东秋季田间见闻:新农具“上天入地”踢好丰收前“临门一脚”

  记者 孙婷婷

  时值末伏,距离玉米收获还有30多天的时间,眼下也进入玉米灌浆阶段。50岁的孙城弯着腰顺着玉米垄往田间深处走,他走几步便停下脚,查看一下脚边的黑色软管是否出现堵塞。“这套水肥一体化设备采用的是叠片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基本不会出现堵塞。我就是走近看看,听一听滴灌的声音,图个安心。”

  节气已过立秋,但山东高温持续。对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的种粮大户孙城来说,他知道及时的灌溉对于保证秋粮丰收的重要性。“我种植了1300余亩地,以前是大水漫灌,从去年开始更换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孙城说,这套设备最长可以铺设300米,管道的始末端滴水量一致,分支管道上的每个滴头间隔30公分,每小时流量为0.35升。

8月15日,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田间的水肥一体化设备,一根根黑色软管从白色管道上分支出来,顺着玉米垄伸向田间深处。石龙迪 摄

  新设备让玉米收获前的最后一次施肥工作变得轻松。“我们将肥料溶解后,只需要打开手机客户端,设置好灌溉单元与时长,水肥混合液就能按照要求缓缓输入送到玉米根部。”孙城说,玉米“细酌慢饮”,省水省肥。

  孙城口中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在当地30余万亩玉米地里,越来越受欢迎。和孙城一样“尝鲜”使用这一“新农具”的农户,很清楚这其中的账单:按每年每亩粮食作物浇灌6次计算,每次节水20立方米,每年每亩可节约用水120立方米,减少肥料投入20%以上,每亩可减少成本投入180元(人民币,下同)。

  “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播种完冬小麦,开始铺设滴灌带,次年6月份小麦收获后,玉米还能继续使用。”孙城说,除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他还从去年开始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亩产达850公斤以上,其中,重点攻关地块亩产1052公斤。

8月14日,在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东封村高标准农田里,技术人员向植保无人机放置装有赤眼蜂卵的球体。马红坤 摄

  “90后”农机手张宝峰将两大盒、1000余个赤眼蜂蜂球倒入无人植保机下挂的抛投器中。待无人植保机升至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东封村高标准农田里的上空时,他按下确认键,无人植保机开始沿着提前设计好的路线进行抛投工作。

  “赤眼蜂蜂球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成虫,一亩地的病虫防治仅需5个蜂球。通过无人植保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200余亩地的抛投防治工作。”张宝峰说。

  “蜂球内有2000个虫卵,36个小时便可孵化成虫,成活率在90%以上。”参与此次任务的山东夏禾绿色防控研究院总监张慧告诉记者,孵化后的赤眼蜂会在玉米田中的鳞翅目害虫的卵上寄生,以害虫卵为营养,经过幼虫、蛹及成虫等阶段,最后咬破害虫卵壳飞出,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赤眼蜂12天左右便可繁殖50倍以上,达到每亩10万头以上。

  站在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廉庄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中,廉庆旺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农情监测系统,重点查看玉米和大豆“搭伙”种植地块的苗情、土壤、湿度。“我们村今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00亩,均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实施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目前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廉庆旺说。

  对于廉庆旺来说,他们这一代农民一辈子劳作田间,经历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更能感受智慧种田的便利。廉庆旺以浇地举例说,现在,农民使用手机APP就能查看浇灌进程、调整出水量,20分钟就能浇完一亩,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智慧种地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成上。”廉庆旺说,经初测,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亩产658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6公斤。

  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内,年近古稀的袁景海正在操作水肥一体化设备对618亩果园进行施肥作业。“我们的果园是弱碱性土壤,盐碱地种植果树有优势,同时也对种植技术及果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合作社通过种植野豌豆改善土壤结构,并通过多施有机肥、提倡果园生草、增施微生物肥等方式提高果实品质。

  水肥一体化设备成为袁景海进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的“好帮手”。他介绍说,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此外,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果园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的劳动力。“滴灌可以滴入农药,对土壤害虫、线虫、根部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除了使用“上天入地”的智能农机,山东多方力量还在提升土地产能方面不断尝试。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在当地探索试验“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的“三作三收”轻简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在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集中连片试种的200亩试验田成绩喜人,亩均粮食单产达到1680公斤,比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增产约480公斤。(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燕郊一小区底商爆炸 河北应急厅派工作组指导燕郊救援

据介绍,2013年以来,榆林全市累计资助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2472家,其中2024年新建农村幸福院98家,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率达86.7%,目前提供助餐的农村幸福院1990家,助餐服务占比80.5%,进一步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

“为我们打开了更多了解中国的窗口”

塔内的辽代彩塑精美细致、各具情态。色彩鲜艳的壁画和华丽的藻井,更是为我们展现了千年前的辉煌。明成祖朱棣说它是“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说它是“天下奇观”。应县木塔的塔身上有六十多幅匾联,是历代对应县木塔极高建筑水准的感叹,更是对古代那些不知名的工匠高超技艺的赞叹。

情绪价值引领消费新潮流 汽车衍生品生意何以越做越火?

祭孔大典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和望燎等环节组成。9时28分,典仪官嘹亮高唱“启户”,持敬门缓缓打开,北京孔庙祭孔大典正式开始。嘉宾行至大成门前列队肃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明宣读祭孔告文。各界嘉宾肃穆步入大成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的百余名学生吟诵《礼记》篇目。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的力量,展现了消防救援人员的担当与责任。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热情服务,赢得了广大游客和残障人士的高度赞扬和感激之情。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次游览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完)

国家级非遗三棒鼓:武陵山区的“即兴说唱”

李小鹏介绍,2023年我国平均每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6亿人次,每天全社会的货物运输量超过1.5亿吨,每天有3.6亿件快件被揽收。此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运输服务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贴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